网站配置信息

设计艺术学院

分享

“325 善爱我 —— 纸鸢寄心・诗韵疗愈”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圆满举行,开启心灵疗愈新征程

2025-03-27学院新闻

 

春风轻拂,诗意流淌。3 月 26 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在成都校区图书馆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设计艺术学院与图书馆联合主办,以 “纸鸢寄心・诗韵疗愈” 为主题,围绕“善爱我” 心理健康理念,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劳动教育与现代心理疗愈技术,吸引到全校师生踊跃参与。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龚燕,副校长张晓舟,图书馆馆长付瑶,学生处副处长杨智云等学校领导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这场心灵与文化交织的盛宴。


活动开场,副校长张晓舟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着重强调“以美育心、以劳润德” 的育人理念,对全校学子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能成为同学们心灵的有力羽翼,助力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向阳而行,积极拥抱生活。”

张晓舟副校长的话语为本次活动奠定了温暖而积极的基调,也让在场师生对活动充满了期待。


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创新采用“文字疗愈・非遗实践・自然疗愈・劳动教育” 四维模式,为参与者打造了沉浸式的心灵疗愈体验。

“字词拼图写诗会” 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参与者们从写有“春风”“治愈”“成长”等充满正能量的主题词卡中自由挑选、组合,进而创作诗歌。大家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以笔为友,以诗寄情,将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想法通过诗歌一一梳理、表达出来。

这些诗歌或温柔细腻,或豪情满怀,每一首都承载着创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成为他们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桥梁。


“非遗风筝工坊” 则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参与者们把在写诗会中创作的原创诗歌里的意象巧妙地转化为风筝纹样,随后投入到扎架、裱糊、彩绘等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的实践中。在专注于每一个制作步骤的过程中,大家仿佛忘却了外界的烦恼,全身心沉浸在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之中,不仅释放了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还深刻感悟到了匠心如诗,劳动生美” 的文化内涵。


一个个精美的风筝在大家的巧手下逐渐成型,它们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参与者们心灵治愈的见证。


自然疗愈放飞仪式充满了浪漫与希望。数十只承载着诗意与美好期许的风筝在校园的上空翩然升起,它们与春风共舞,姿态灵动。


师生们一同仰望天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大家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蓝天白云的怀抱中,疲惫的心灵得到了大自然的温柔抚慰,内心充满了力量。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劳动成果展,展出了脸谱、熊猫、山水等各种主题的风筝作品。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参与者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 “制作 - 放飞 - 传承” 的完整链条,活动完美诠释了古籍智慧与当代美育的共生共融,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具有深远的创新价值。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巧妙地将《诗经》等古籍中的优美意境、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与心理学领域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有机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诗词创作成为了参与者们情绪表达的重要出口,风筝制作则演变成了身心深度沉浸的疗愈过程,劳动实践更是让大家对文化认同生命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正如活动策划团队所说:“古籍中的诗韵通过指尖技艺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纸鸢寄心,诗韵长存”,本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以文化为桥梁,连接起传统与现代;以劳动为途径,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以自然为镜子,映照出内心的美好与力量。

它为全校师生构建了一座充满爱与温暖的心灵栖息地,更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以文化人、以美润心” 的优秀实践范本,相信在未来,这样的活动将持续在校园中绽放光彩,为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